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 >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道歉呢?

2023-02-13趣味阅读 0

  道歉代价昂贵

  犯错误后,及时而诚恳的道歉是值得称赞的,可惜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我们为何如此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错误呢?那是因为道歉付出的代价昂贵。如果不道歉的话,我们可以逃脱责任,不为自己犯下的错事负责;而若是道歉,恐怕就得接受相应的惩罚。美国美食节目主播保拉迪恩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最近,迪恩因为种族歧视而备受指责,她承认了错误并且为此道歉。而道歉之后,原来的几家赞助商,像家得宝、沃尔玛等立即停止了对她负责栏目的赞助,不久,美食频道也解除了与她之间的合同。我们都期望道歉后能得到他人的原谅,但上述事实却表明,道歉未必等得到人们的谅解,反而要承担一连串毁灭性的结果——自己的形象在公共场合受损,自己曾拥有的权力流失,甚至还可能面临更糟糕的情况,被解雇而失业。要承受这些确实是不容易,因此在公众场合道歉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启齿的事。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道歉呢?

  其实,除了逃避责任,人们不愿道歉还有心理上的因素,人们在道歉的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心理代价。

  首先,坚决不道歉,保持自己原来的立场不动摇,可以维持自己的主动;相反,如果道歉的话,自己马上就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被动的感觉很不爽,令人沮丧。其次,道歉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放弃自尊,选择不道歉反而会给自己那可怜的自尊留点余地。最后,道歉无疑是承认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个人的价值观或道德观,这会使道歉者内心价值观与行为发生矛盾冲突。因此,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不是外界压力过大的说,不道歉的感觉要比道歉的更好,这就使得人们明知自己的言行有错,也尽可能不愿道歉。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道歉呢?

  人们对道歉者要求高

  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发现个有趣的结果:假想的道歉比真实的道歉更加管用。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实验。

  心理学家为每个志愿者配备了一个搭档,并拿出30元让搭档分配,而事实上,这些搭档都告诉志愿者只有10元可分配,然后分给对方5元。接着,当研究人员告诉志愿者真相后,志愿者都很愤怒,觉得受骗上当了。之后,心理学家开始测试道歉的作用了:一半参与者收到了真实的道歉,而另一半被心理学家告知,想象一下已经收到了道歉。而后,心理学家让志愿者给道歉打分,以便评估道歉在安抚方面起到的作用。结果,那些仅仅假想对方道歉的人比实际收到道歉的人打了更高的分数,实际道歉的效果竟然这样差。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道歉呢?

  在现实生活中,道歉达不到效果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最近,清华一个教授发表了一席言论,意思是,强奸妓女比强奸良家妇女罪过要轻。很快,这一说法引来了众多网民的不满。不久后,教授发表了致歉声明,为之前不负责任的话感到道歉。可是,他的道歉却没有收到多大效果。论坛上,微博上,人们依然愤愤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尽管道歉了,但大家仍很难感到他的诚意,并且,人们还会猜测他是迫于舆论压力才这样做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道歉了,也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原谅。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道歉呢?

  实际上,人们对道歉的要求非常高,并且他们有很高的辨别真假歉意的能力。道歉的时候,哪怕透漏出一点不真诚的一丝,都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不真诚的道歉不仅不能改善双方的关系,而且还会使事情更加恶化,并且让我们不再相信那些试图让我们原谅的人。只有真心诚意的道歉才能重塑道歉者在受害者心中的尊严及名望。所以,如果一个人真有心道歉,那么就必须诚心诚意,做不到这些的话,还不如不道歉。

  既然道歉让我们如此纠结,不道歉好处多多,那么,今后我们还应该为我们所犯的错误道歉吗?当然!道歉是认识错误的第一步,而只有认识到错误,我们才会不断向有益的方向前进;死不认错只会让我们失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并使自己不断自我膨胀,从而在未来犯下更多更大的错误。实际上,道歉是勇气和真诚的体现,即使一时得不到人们的谅解。从长远来说,也培养了我们诚实和勇敢的品德,从而赢得社会的信任。

来源:网易 文/大科技杂志社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