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视剧大多是四十五分钟一集?
总有些事情,我们司空见惯,直到某一天,才忽然想起来问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都是45分钟一集?其中原因,既关乎电影史,也关乎收视率。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走错一步,满盘皆输"的经典案例。
15分钟的倍数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国产电视剧,全都是45分钟,其中原因非常简单:广电总局规定每集电视剧播出时长45分钟,是为了不给电视台在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的机会。
但为什么是45分钟呢?这要从上个世纪说起。在数字化还没有普及之前,播放电影、电视剧的设备,都是电影胶片卷盘。那时没有数码摄像机,所以都用胶片拍摄,冲印后再用底片播放。如果是电视剧的话,还需要电视台将之转成广播信号。这种卷盘一盘最多能容纳15分钟内容,所以那时所有的影视作品的时长都是15的倍数:短片15或30分钟,电视剧45分钟,电影则是90或120分钟。
这样的梯度也容易理解:在家看不要钱的电视,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而花了钱去电影院看,则可以多坚持一会。但再久就不行了,因为要上厕所,会影响观影体验。
如果导演坚持要拍摄46分钟,或者121分钟的作品,将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胶片卷盘又大又贵,搬来搬去还是很累的,这方面,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深有体会。电影拍好制成拷贝发到全国电影院,要保证同时上映,则需要很多拷贝,成本就上去了。所以,121分钟的电影非让导演剪掉1分钟不可,这样就可以节约多个卷盘。距离近的电影院还可以共用一个拷贝,你家12点开场,我家是12点半--你先放两张盘,然后送到我家放,就这么接力下去,又能省钱了。
数字化普及后,美国把电视剧拍成40分钟或20分钟。40分钟的大多属剧情类正剧,20分钟的则属于《生活大爆炸》这类的情景喜剧。情景喜剧不拍成40分钟是因为这类剧不像正剧那样剧情连贯,一集就是一个故事,编剧还要设计出满满的笑点,实在很难。
至于为什么是40分钟和20分钟,则完全是为了凑整数。40分钟一集,加20分钟广告,就凑满一小时;20分钟一集,加10分钟广告,就凑成半小时。凑成整数,统计收视率就方便了,拿到收视率数据,电视台就可以找广告商要广告费了。这有点像体育转播,什么时候踢比赛,不是看球员什么时间竞技状态好,而是看什么时候看转播的人多。
路径依赖理论
那么,一首歌为什么都在4分钟左右呢?难道也是因为容量限制?
恭喜你答对了。早期的黑胶唱片,容量有限,只能录制大概5分钟的声音,所以一首歌的时长必须控制在5分钟以内。那时歌手都只出单曲,没有专辑的概念,美国著名的Billboard,也只评Hot 100单曲榜。
不过,黑胶唱片还有可利用的空间,这便是B side(B面),正面录上主打歌,背面再录上一首算是友情赠送。
就这样,写歌的人只写4分钟,唱歌的人只唱4分钟,等到大家都养成了这习惯,技术却进步了,一张盘可以录30分钟甚至更久,这该怎么办?皇后乐队把流行音乐往歌剧上写,他们一首歌可以唱十分钟以上,与之"臭味相投"的还有平克·弗洛伊德、齐柏林飞船等等。不过,就算是这么特立独行的乐队,他们的大多数歌曲还是在4分钟一首的范围以内。至于其他人,更是严守"正常"底线。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便需要一个经济学理论出场了:路径依赖。这个名词看起来很艰深,其实很好解释,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也存在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走上了一条路,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一边走着,一边就对这条路产生依赖,然后就走不出去了。一个美国教授用这个理论阐释经济制度的演进,还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唱片业也是这样适应4分钟的流行歌曲的。假如有首歌长达10分钟,那电台DJ怎么切歌?KTV里是不是要唱得喘不过气?拿来当彩铃前奏是不是太长?这些都是问题。
同理,发行方也会恨死钟爱拍长片的导演。《美国往事》拍完是6个多小时,后来被剪成3个多小时;《天国王朝》拍成3个多小时,后来被剪成2个多小时,结果剪成了大烂片。为什么电影不能放太长呢?这首先还不是观众承受能力的问题,而是电影行业已经从叙事、制作、发行、影院终端等各个环节适应了90分钟或120分钟的时长,牵一发就会动全身--时间太长,电影院怎么排片?午夜场放完,是不是就天亮了?
"标准"从何而来?
除了电视剧和歌曲的长度,其他"标准"又从何而来?
比如铁轨的轨距是两个马屁股的宽度。传说铁轨的标准由电车轨道的宽度沿袭而来,而电车轨道是以马车的轮宽为标准,马车的轮宽则是依据古罗马战车的宽度--这种战车是两匹马拉的。
马屁股的宽度也能成为标准,这并非儿戏。在古代,实在是缺乏精确的计量工具。在中国,我们的祖先们是这样测量长度:布指知寸,布掌知尺,舒肘为丈。把大拇指和食指伸开,指尖间的距离是一寸,手掌打开是一尺,手臂伸开是一丈,也就是人的高度,所以有"丈夫"之称。
以人体作参照物,这个单位肯定就不准了。事实上,尽管有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但尺寸的长度,每朝每代都不一样,只能是个概数。汉代一尺是21.35~23.75厘米,小说中说张飞身高八尺,关羽九尺,若按最低标准,张飞的身高显然不够看。但《三国演义》写于明代,那时一尺超过31厘米,这样算来,张飞和关羽都可以去打篮球。
干不同的活,尺寸也不一样,裁衣尺一尺是34厘米,量地尺则变成32.7厘米,营造(建造)尺则是32厘米,所以在古代想要跨工种,也不容易。
在国外,则是计算脚的长度。十三世纪的英国尺度混乱,英国国王便在地上踩了一脚,规定这一脚("脚"的英文为foot)的长度就是一英尺(也叫foot)。这也太随意了,于是严谨的德国人便出了一招,量出最早从教堂出来的16个男子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取出平均数,算出一尺。
如今,我们身边的单位大多换成了米。相比尺,米就太科学了。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这够精准了吧,但还没完,那时的人只知道有地球,不知道有宇宙。等大家都见识到浩瀚的宇宙后,就觉得我们地球上的标准太落后了,还是要换成宇宙的标准。这样,一米的长度就变成了光的速度,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