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资料(汇编4篇)
教育学资料(1)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
教育学资料(2)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二(1)P45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包括教育传统、伦理道德及意识形态等内在于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制定成文的对教育行为进行明确规范约束的政策法规。教育制度的机构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制度、非正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包括教育传统、伦理道德及意识形态等内在于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制定成文的对教育行为进行明确规范约束的政策法规。教育制度的机构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制度、非正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2.三(4)P34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成长的概念:
学生成长是指个体在学生生涯阶段中身心上的持续的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受到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学生新的需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些困惑大致来自如下五个方面:
1.多元文化的选择困惑;
2.“成人感”的产生;
3.对传统价值的怀疑;
4.交流障碍所导致的痛苦;考试文化带来的沉重压力。
3.五(1)P132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以观念或理念形式体现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关于受教育者素质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4.八(1)P227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的概念:
学校德育事一种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道德,事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适合德育对象道德生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道德规范在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完善其品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规范社会道德的进步,维护学校生活秩序,使学校教学顺利开展。
教育学资料(3)
四、论述题:12分
五(4)P140教育目的(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包含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教育学资料(4)
二、理解分析:4*8分=32分
1.一(1)P10从逻辑学角度理解教育的涵义
从逻辑学角度看,教育存在着8个层面的涵义:
1.教育是一种影响活动。
2.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活动。
3.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影响活动。
4.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5.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6.教育是一种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7.在学校中,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以外在表现形式,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向上发展的精神生活。
8.特指思想品德教育。
2.三(1)P76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
“教育原理”理论体系中的“学生”是指在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青少年。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学生是具体发展意义的人(1.学生发展是多方面尽可能充分的发展2.学生的发展是富有个性的发展3.学生的发展是持续的、终身的发展)、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是具有文化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生命精灵。
3.六(1)P154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定义
从词源分析,课程一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般而言,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目标几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4.七(1)P191教学的语义
从汉语的语义考察,“教学”有四个意思: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授;教学即教学生学;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从teach的语义学分析,有五种定义方式:描述式定义;成功式定义;意向式定义;规范式定义;科学式定义。教学就其性质而言,有三层意思:一是教师通过教而学习;二是师生共同学习;三是学生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得到学习。
-
教育学资料(汇编4篇)
上一篇
-
关于节约的资料(优选4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