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资料(热门18篇)
物理资料(1)
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摩擦起电 。
2、带电体都具有能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
3、被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 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4、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5、电荷量:是指电荷的 多少 ,单位: 库仑 ,简称 库 ,符号 C 。
6、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带 正 电、核外电子带 负 电。
7、元电荷: 最小的电荷 叫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8、 容易 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不容易 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导电靠的是 自由电子 。
9、常见的导体:金属、大地、人体、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
10、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11、验电器是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根据 同种 电荷相互排斥的道理制成的。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是 电荷 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把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实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总是:电源的正极→ 用电器 → 电源负极 。
3、电路的基本构成: 电源 、 开关 、 导线 、 用电器 。
4、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必要条件:(1)电路中必须有 电源 ;(2)电路必须是 通路 。
5、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是 串 联和 并 联;电路的三种状态是 通路 、 断路 和 短路 。
(三)、电流的强弱
1、电流的强弱:就是电流的大小,用 电流 表示,符号是 I ,单位是 安培 ,单位符号是 A 。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将电流表 串联 在被测电路中;(2)要求电流 正 进 负 出;(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 测量值 ;(4)绝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 电源 的两极上。
四、串、并联电路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组成的电路叫 串联 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只有 一 条路径,无 干路 、 支路 之分;(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 一定 通过另一个用电器;(3)用电器之间的工作情况 相互 影响,通则都通,断则都断;(4)电路中只需一个开关,即可 控制整个电路 。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相等 。公式:I= =
4、把电路元件并列地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组成的电路叫 并联 电路。
5、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有 干路 、 支路 之分;(2)每条支路都可与电源形成一个 通路 ;(3)各支路中的用电器工作情况 互不 影响,一条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工作;(4)干路上的开关控制 整个电路 ,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的 该支路 。
6、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 之和 。公式:
I= + 。
物理资料(2)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物理资料(3)
磁场
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
(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图及第二册P144〕;(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见第二册P150〕/回旋加速器〔见第二册P156〕/磁性材料
物理资料(4)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物理资料(5)
电磁感应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规律。
二、基本方法
本章涉及到的基本方法,要求能够从空间想象的角度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用画图的方法将题目中所叙述的电磁感应现象表示出来。能够将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直流电路的问题;能够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解决电磁感应问题;会用图象表示电磁感应的物理过程,也能够识别电磁感应问题的图像。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解不准确;空间想象出现错误;运用楞次定量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操作步骤不规范;不会运用图像法来研究处理,综合运用电路知识时将等效电路图画错。
物理资料(6)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_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_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2、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4、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物理资料(7)
水的密度:ρ水×103kg/m3=1g/cm3
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①同一液体
②液体静止
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物理资料(8)
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较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力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析是关键;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较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 ,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较大较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牛顿运动定律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 ,只要a与u同向。
、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失重视重零。
物理资料(9)
物理公式及规律
力学
1、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 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ú F1-F2 ú £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 Fx合=0 F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m FN
说明 : ①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m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rgV (注意单位)转自环 球
7、 万有引力: F=G
(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 ,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 ,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g = G
c、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物理资料(10)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 a t2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t/ 2 =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
(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D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 上升高度: H =
(2) 上升的时间: t=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 g t2 Vt = Vo-g t
Vt2 -Vo2 = - 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w =2 f R=
角速度:w=
向心加速度:a =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 2 R= m m4 n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物理资料(11)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R一定时,︰=︰。
2、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电压不变时︰=︰。
3、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反偏,则是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反了;
4、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很小,则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大了,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最右边,则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
5、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都不变,若此时的电流较大,则是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都接在了金属杆上,若此时的电流很小,则是欢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都接在了电阻丝上。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示:I=U/R;
2、使用欧姆定律时应注意同时性和同体性;
3、“同体性”指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电路或同一电阻或是整个电路的三个物理量;
4、“同时性”是指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值;
5、使用公式时I、U、R都必须用国际单位,即,I——安培,U——电压,R——欧姆;
6、I=U/R,变形为U=IR,R=U/I;
7、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不是电阻的决定式。
8、电路计算时应做到“两步三查”。两步是指画图标量(书写已知条件、求解的问题)和列式求解(①写出计算公式,②带数字和单位,③计算出结果)。三查是指查物理公式、查下标、查单位。
9、电阻的串联实际上是增加了电阻的长度,因此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10、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是R=+;
11、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nR
12、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电阻成正比,即::=︰
13、电阻的并联实际上是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1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是1/R=1/+1/;
15、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1/n。
16、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
17、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口诀:串流并压各相等,串压并流总之和,串联电阻总之和,并联电阻合倒和。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R=U/I;
2、操作时的注意事项:①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要选择适当;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③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3、测量的物理量:用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流表测出电流代入公式R=U/I计算出电阻值;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电流和电压,以达到多测几次的目的。
5、该实验中至少要测三组数据,是为了求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6、在该实验中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出现的故障是灯泡断路(即灯丝断了、接灯泡的导线断了或接线柱松动、接触不良)。
7、在该实验中移动滑片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一致,则是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人体的电阻一定,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
2、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3、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或扳开关;
4、断路:由于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开关断开或接触不良造成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现象。
5、短路:电源的两端或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发生短路时会烧坏电源或电流表,也有可能发生火灾。
6、雷电产生是带正负电的云层靠近时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
7、雷电的预防是安装避雷针(又叫引雷针,把雷电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8、螺丝口灯泡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
物理资料(12)
1869年,麦可逊进入位于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并于1873年毕业。麦可逊早先就著迷於科学特别是光速的测量问题,1881年海军委派他到欧洲学习两年,1883年,他接受了一个位於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叫做Case应用科学院的邀请,成为那里的物理教授,并专心研究改进干涉仪。1887年,他和爱德华·莫雷共同进行了著名的迈克耳逊-莫雷实验,这个试验排除了以太的存在。后来,他又转向利用天文光学干涉测量法测量恒星的直径和双星分光片的测量。
1889年开始,他在麻萨诸塞州伍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任教授。1892年被指派到一个全新的大学——芝加哥大学任物理学系第一任主任。1907年,麦可逊因为“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而成为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同年,他获得了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1916年,获得了亨利·德雷珀奖章,1923年获得了海军天文协会金质奖章。 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是以他的名字命字。 麦可逊于1931年5月9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
物理资料(13)
注:
(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物理资料(14)
一、功
1、力学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
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二、机械效率
提升重物W有用=Gh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 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W总=FS
2、机械效率
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总
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
三、功率
①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③公式:P=W/t
④单位:瓦特(W)、千瓦(kW) 1W=1J/s 1kW=103W
四、动能和势能
③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扩散现象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里面的分子不致散开。分子间的斥力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②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二、内能
1、内能
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②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③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A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C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D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d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a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b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c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三、比热容
1千克(立方米)某种固体(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属于物质的特性,符号是q,单位是焦耳每千克,符号是J/kg(J/m^3)。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 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 J/kg ),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 W=Q放=qm=Q放/m W=Q放=qV=Q放/v (W:总功) (热值与压强有关)Q=cmΔt 即Q吸(放)=cm(t-t1) 其中c为比热,m为质量,t为末温,t1为初温,Q为能量。 吸热时为Q=cmΔt升(用实际升高温度减物体初温),放热时为Q=cmΔt降(用实际初温减降后温度)。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时为吸热,Q<0时为放热。
1、比热容:
⑴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 物理意义:表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或降低)相同的度数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相同这一性质。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103J
2、热量的计算
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四、热机
1、热机: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
①将燃料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②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燃料的热值
①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②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不同。
③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单位:焦每千克(J/kg),对气体燃料,热值指的是1立方米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焦每立方米(J/m3)
④热机的效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用来开动热机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⑤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能的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1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 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动机:电能转化为4机械能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5 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按能源是否可再生分为: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如化石能源、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3、化石能源: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二、核能
1、原子的组成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所释放出的能量。
物理资料(15)
电功率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106焦耳。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毫瓦(mW)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物理资料(16)
欧姆定律安全用电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R一定时,︰=︰。
2、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电压不变时︰=︰。
3、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反偏,则是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反了;
4、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很小,则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大了,若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最右边,则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
5、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都不变,若此时的电流较大,则是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都接在了金属杆上,若此时的电流很小,则是欢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都接在了电阻丝上。
(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示:I=U/R;
2、使用欧姆定律时应注意同时性和同体性;
3、“同体性”指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电路或同一电阻或是整个电路的三个物理量;
4、“同时性”是指公式中的I、U、R必须是同一时刻的值;
5、使用公式时I、U、R都必须用国际单位,即,I——安培,U——电压,R——欧姆;
6、I=U/R,变形为U=IR,R=U/I;
7、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不是电阻的决定式。
8、电路计算时应做到“两步三查”。两步是指画图标量(书写已知条件、求解的问题)和列式求解(①写出计算公式,②带数字和单位,③计算出结果)。三查是指查物理公式、查下标、查单位。
9、电阻的串联实际上是增加了电阻的长度,因此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10、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是R=+;
11、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nR
12、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电阻成正比,即::=︰
13、电阻的并联实际上是增加了电阻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1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是1/R=1/+1/;
15、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1/n。
16、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
17、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口诀:串流并压各相等,串压并流总之和,串联电阻总之和,并联电阻合倒和。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R=U/I;
2、操作时的注意事项:①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要选择适当;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③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3、测量的物理量:用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流表测出电流代入公式R=U/I计算出电阻值;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电流和电压,以达到多测几次的目的。
5、该实验中至少要测三组数据,是为了求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6、在该实验中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出现的故障是灯泡断路(即灯丝断了、接灯泡的导线断了或接线柱松动、接触不良)。
7、在该实验中移动滑片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一致,则是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人体的电阻一定,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
2、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3、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或扳开关;
4、断路:由于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开关断开或接触不良造成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现象。
5、短路:电源的两端或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发生短路时会烧坏电源或电流表,也有可能发生火灾。
6、雷电产生是带正负电的云层靠近时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
7、雷电的预防是安装避雷针(又叫引雷针,把雷电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8、螺丝口灯泡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
物理资料(17)
一、力
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
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
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
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
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
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
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
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
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
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三、牛顿运动定律
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
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机械能与能量
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五、运动的描述
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
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
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六、电场
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场力做功是qU,动能定理不能忘。
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物理资料(18)
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方法最新资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掌握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大家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大家知道要怎样正确高效的学习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方法最新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活动中,初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事物、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身边的实事或亲身体验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动机,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同时准备一个纸盒和小喇叭作为学生随音乐跳舞的实验,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和规律;在讲“凸透镜成像”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等实验器材,亲自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在讲“串联电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等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音乐门铃,安装在家里.教师还要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找到让学生感兴趣和好奇的事,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重视引导探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层次上,更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及时引导学生把直观现象加问号的问题转化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与问题有关的现象,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对问题提出初步的猜想与假设;通过讨论,修改选择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法(对比、控制变量、实验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事先交代实验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选取合适的器材,阅读相关说明书,了解器材的性能和用法,按照实验方案,正确使用器材进行实验),并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准确地收集实验数据,而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得出各种现象及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得出结论,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处理等,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从而对探究活动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探究过程可包含几个或全部要素.
开展专题教学,介绍科技领域的新发展
通过讲解专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与课本内容紧密相连,并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不但了解了过去,还懂得现在及未来.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高新科技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渗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合成材料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目前人类已研制出能够替代人体很多部位的材料;介绍嫦娥三号发射及月球着陆车的工作原理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
庆祝元旦资料(甄选17篇)
上一篇
-
考研英语复试口语模板(精选8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