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甄选5篇)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1)
(1)褶皱的概念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曲的基本形态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褶曲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形态
未侵蚀地形 侵蚀后地形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岩层老,
两翼岩层新 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谷地 向斜轴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2)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自然带的形成(带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形成基础:热量
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
影响因素:降水
形成基础:水分
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思考】
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不同区域物质、能量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想一想: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答案: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答案: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同步练习题】
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自然带是()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思路解析: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大陆的东岸,与之相对应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C
下列地区中,具有“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气候特征的是()
阴山地区祁连山地区雪峰山地区横断山地区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差异。题中“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反映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气候特征。选项中四个地区都是我国山地地区,而以横断山地区垂直地带性最为显著。
答案:D
地表景观沿纬度变化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思路解析: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也就是在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变化主要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的,而全球热量分布大致就是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答案:A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3)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表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
自然带的形成(带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形成基础:热量
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
影响因素:降水
形成基础:水分
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垂直地域分异
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思考】
在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能否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不同区域物质、能量分布及其组合状况是不同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想一想: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答案: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会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答案: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
【同步练习题】
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相对应的大陆东岸的自然带是()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思路解析: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大陆的东岸,与之相对应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C
下列地区中,具有“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气候特征的是()
阴山地区祁连山地区雪峰山地区横断山地区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垂直差异。题中“山下有花山上雪”“一月居然四季全”反映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气候特征。选项中四个地区都是我国山地地区,而以横断山地区垂直地带性最为显著。
答案:D
地表景观沿纬度变化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思路解析: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也就是在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变化主要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的,而全球热量分布大致就是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答案:A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4)
(1)褶皱的概念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曲的基本形态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褶皱山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褶曲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形形态
未侵蚀地形 侵蚀后地形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岩层老,
两翼岩层新 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谷地 向斜轴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5)
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