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煤矿采空区?
煤矿采空区:是指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矸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
形成
因煤矿开采过程,需要将地下煤炭资源开采运走,一般会在掘进过程中,采用类似道路上过山隧道方法,逐步打通地下煤炭所在位置到煤矿井口间的隧道,一般会将开采过程中遇到的矿石、煤炭等运送到地面,以便形成合理的运送和开采作业面,随着煤炭和其他矿石的不断运出,地下形成了这样煤炭采空区。
危害
通常采煤作业完成后会留下的煤矿采空区,如需要继续向纵深开采,一般会对采空区进行适度加固,采用锚杆固定、木桩支撑等防护措施,短时间内,煤矿采空区不会塌陷。如煤矿采空区不再进行加固,且不进行回填,时间长了将会造成塌陷,造成地面沉降,在地表形成塌陷坑,形成积水。造成农田无法耕种。
形状和分布
因开采工艺和使用技术不同,煤炭采空区略有差别,一般会以煤矿井口为中心,向煤炭资源存储点形成采煤巷道,采煤巷道类似过山隧道的形状,为保证巷道安全,一般会进行加固处理,段时间内这种采空区不会出现问题。在采煤作业面,根据煤层资源分布情况,一般会进行分层开采和形成一个个类是的空腔。考虑当前安全防护设施水平,一般会在厚煤层资源的地方形成,类似山西窑洞那样的空腔,一般无法将煤炭资源全部开采完毕。剩余部分当前的技术无法开采。如果煤层厚度很厚,一般会分层开采,所以一般煤炭采空区会和煤炭分布息息相关,煤炭资源丰富且容易开采的地方将形成大量的地下空洞。
形成的塌陷治理
煤炭采空区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塌陷,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普遍认为是一个世界难题。中国国内传统的治理模式主要为采煤塌陷稳沉后进行治理,即采煤塌陷—补偿损失—塌陷地闲置—治理。 塌陷区治理工作始终面临着等“稳沉条件”成熟后再治理的尴尬局面。这种治理模式在淮北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在塌陷过程中土地资源始终处于闲置状态,不能有效利用;二是大规模土地塌陷后再进行复垦,不仅给复垦治理工程带来很大困难,治理费用也较高;三是耕作层难以保护和利用。塌陷地表积水后再作复垦,熟土白白陷入水中,治理时无法取土,浪费了大量的土壤资源;四是传统模式复垦的耕地质量较差,复垦后的耕地需要一段时期熟化和改良才能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