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恐龙,是真的还是瞎编的?
电影中有一只推动剧情的关键龙——冥河龙(Stygimoloch),是它用头顶撞开墙壁才让主角一行人得以逃脱。
为什么会选择这只龙来撞墙呢?我想大概是导演觉得这种恐龙的头很耐撞。
冥河龙是一种二足步行的鸟臀类植食性恐龙,和肿头龙(Pachycephalosaurus)及龙王龙(Dracorex)是近亲,都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甚至有些研究认为这三种其实只是一种恐龙的不同生长阶段:龙王龙是幼体,肿头龙是成体,而冥河龙则介于二者之间。
龙王龙(左上)、冥河龙(右上)和肿头龙(下)可能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发育阶段|Stokstad,E.(2007)
这里提一个小趣闻,龙王龙的Draco虽然是龙的意思,但其实是灵感是源自小说《哈利波特》的德拉科·马尔福(DracoMalfoy)的名字,模式种是“霍格沃茨龙王龙(D.hogwartsia)”。
这类恐龙最大的特色是有厚实的脑袋,肿头龙的头顶上的“肿”最厚可达将近25厘米。然而有关这层厚实结构的用处,至今仍有许多争议。
以往的假说认为它们可能会像大角羊或麋鹿一样,通过在交配季节对撞来彰显自身优势并赢得交配机会,证据是这层结构中有海绵状的空洞来吸收冲击。但更完整的研究则发现撞击的假说并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这些海绵状的构造会在成体过程中消失,同时恐龙弯曲的颈部在强力撞击也会骨折。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对撞的行为对这种恐龙其实是致命的。
此外,由于上圆顶的结构会减少撞击面积导致偏离,造成决斗上的困难。部分学者提出,这种结构其实根本只是摆饰用,用来沟通和区分同伴用的,名符其实的“中看不中用”。
当然这并非最终结论,事情还有转机。
虽然肿头龙类的头部结构似乎不适合拿来硬碰硬正面对撞,但有假说认为这种头部结构是用来侧面对撞或者是撞击对手侧身的柔软部分。2012年的一份研究发现了一个肿头龙标本有着疑似碰撞受伤的病理痕迹,证明了那颗大头是有所用处的。
但有关这颗肿头到底是否能撞开砖墙,以及它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还有待更新的化石证据或科技手段来论证了。
剧透预警:在电影最后,本片的第一女主角小蓝(咦,这句好像是个重大剧透)和一些其他幸存的恐龙回到了森林,随时有可能入侵人类城市。
如果真的有恐龙在现代复活了,在忙着吃人之前,是否会先遇上适应环境的问题呢?
担心恐龙不适应现代生活?你想多了……
先来说说食物。对肉食恐龙来说食谱上的差别可能不大,电影中专挑人吃的表现似乎也代表它们对人肉还颇为满意。
但植食恐龙就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在恐龙灭绝的假说中,其中之一就是植食恐龙对不适应食用被子植物,造成消化不良或食物中毒而发生了大灭绝,进而导致肉食恐龙没有肉吃等生态崩解。
但随着更多植物化石还有孢粉证据的发现,被子植物的出现已经被不断前移到侏罗纪早期,在白垩纪时期就已经有广泛的分布。而从恐龙牙齿提取植物残渣的研究也显示出白垩纪的植食恐龙能够顺利的咀嚼和消化被子植物。
所以如果真的复活恐龙的话,大概像剑龙这种在侏罗纪就灭绝的恐龙会出现适应不良,但像是三角龙、甲龙等生存到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在适应上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再来是气候。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并造成全球暖化的今天,恐龙会不会因此热死或呼吸困难呢?
答案是应该不会,因为恐龙时代的二氧化碳含量其实比我们现在还要高,而在温室效应的作用下,当时气温也比现在来得高,在南北极都没有积雪,也就是说现在的温度可能对恐龙来说还稍微寒冷一点。
恐龙的呼吸也没有问题。在蜥臀类恐龙的研究中,许多研究都显示即便是大型的蜥脚类恐龙也有如鸟类的气囊呼吸系统和中空的骨骼来减少能量消耗和增进呼吸效率。而更有假说认为这种适应缺氧环境的呼吸系统奠定了侏罗纪到白垩纪后期氧气逐渐回升时,蜥脚类能更有效的大型化而某些小型兽脚类则有本钱凭着一己之力飞向蓝天。
因此,现在全球暖化、二氧化碳攀升的环境其实可能不但不会对恐龙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是在加速创造了一个适合恐龙生存的温床。
所以,等到下一部电影的时候……恐龙大概已经统治地球了?
最后,来简单谈一下本片的大反派“帝王迅猛龙”(Indoraptor)。它混和了多种基因,虽然听起来非常的“进化”,但其实在解剖学结构上出现了“返祖特征”,例如前肢加长并有四根手指。
在进步的兽脚类恐龙中大多仅有三个以下的手指(看看小蓝或霸王龙),且不太使用前肢来步行;牙齿上可以看到圆锥状的牙齿结构。但迅猛龙则都是弯曲且带锯齿的牙齿来捕杀及撕裂猎物。
综合上述特征,迅猛龙其实在形态学上比较接近一些三叠纪的早期恐龙甚至是鳄鱼类。
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没毛病,演化本来就是很复杂的过程,就像大体型和行动敏捷虽然都有好处,但如果要将两个特长融在一个生物体就可能发生矛盾。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融合了人类的智慧和猿猴的身体,虽然有小概率可以得到行动敏捷的高智慧超人,但也可能就只是混合出…人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