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 >

你不知道的“蓝瘦香菇”,它真的存在!

2023-02-12趣味阅读 0

  仿佛一夜之间,微博、微信就被一个词刷屏了:蓝瘦香菇。

  咋回事?难道它是蘑菇界的新种?香菇属(Lentinula)物种的颜色一般都是闷闷的棕褐色、黄褐色,有蓝色的瘦瘦的香菇那还是挺大个发现啊!


  ▲普通香菇是这样子

  然后才搞清楚,原来一个广西小伙,失恋之后录了一段地域风格鲜明的视频。

  不知道你们什么感觉,反正小编听完之后,满脑子也只剩下这玩意了--


  我们就从这张"蓝瘦香菇"的图片开始今天的强行科普。

  常见颜色鲜艳的蘑菇,其颜色多为红色系和黄色系,蓝色系蘑菇还是比较罕见的。就那张"蓝瘦香菇"的"模式图"而言,小编找到了和它一模一样的原版图片--


  它是谁?它就是粉褶菌属的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这种蘑菇的菌盖最大约5cm,但菌柄很细,只有约5mm直径,是名副其实又蓝又瘦。


  ▲另一张"蓝瘦香菇":霍氏粉褶菌

  粉褶菌属蘑菇的典型特征,顾名思义,就是菌褶大多呈现出淡粉色、淡红色的状态,英语直呼粉褶菌为Pinkgill。霍氏粉褶菌也不例外,它的菌褶依然为淡红色,但全身包括菌柄在内均为蓝色,在英语中被称为Hochstetter's blue pinkgill或Sky blue mushroom。


  ▲霍氏粉褶菌的粉嘟嘟的菌褶

  霍氏粉褶菌的蓝色来源于其体内的甘菊蓝类化学物质(Azulene),其化学名称源自西班牙语的蓝色(azul);甘菊蓝是萘(Naphthalene)的同分异构体,萘是无色的,而甘菊蓝确呈现深蓝色。

  是的,你没看错,P图的人只加了人脸上去,没有调过色。世界上真的存在蓝色的蘑菇。

  这么神奇的物种,哪里找?当然是在,新西兰。

  霍氏粉褶菌由奥地利地质学家兼博物学家Christian Gottlieb Ferdinand von Hochstetter最早发现于新西兰并进行了描述记录,后由菌物学家Erwin Reichardt对其进行了最早的发表,种加词"hochstetteri"就是为了纪念它最早的描述者。


  ▲蓝瘦香菇的发现者:奥地利地质学家兼博物学家Christian Gottlieb Ferdinand von Hochstetter

  新西兰作为一个位于南半球且生物多样性奇特的国家,热衷于宣传保护自己本土的生物多样性。为纪念这种最早发现于自己国家的鲜艳蘑菇,新西兰这50元钞票上画上了它的形象。2015年,他们又对50元钞票进行重新设计,把霍氏粉褶菌的图案从角落位置挪到了中间,还突出了它的蓝色。不止钞票,新西兰邮政还曾于2002年发行了霍氏粉褶菌的纪念邮票,对霍氏粉褶菌可是满满的关爱。



  ▲新西兰纪念霍氏粉褶菌的钞票,上为旧钞,下为新钞


  ▲新西兰邮政发行的霍氏粉褶菌纪念邮票

  虽然霍氏粉褶菌长了一脸"我有毒"的表情,但这依然是吃货们最关心的问题。关于霍氏粉褶菌的毒性、可食性,目前并无明确报道。而粉褶菌属内,也确确实实有很多物种是有毒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广大吃货们与它无缘,霍氏粉褶菌在食品领域还是有机会大显身手的。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一个代谢组学实验室在研究用霍氏粉褶菌所含的这种天然合成的蓝色色素去替代非生物合成的人工色素以及从植物提取的相关色素,期望在一年四季都能进行霍氏粉褶菌的人工培养以提取色素,作为纯天然的色素添加剂应用于食物烹调、食品生产、化妆品生产的增色。


  ▲霍氏粉褶菌和它的蓝色色素

  霍氏粉褶菌虽然是腐生习性,但它的人工培养还比较困难,目前也尚未研究清楚其毒性方面的性质,因而若要用它进行色素提取制备,并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生产领域还有一段科研路要走。

  虽然图片上用的是霍氏粉褶菌,但它并非唯一"蓝瘦"的"香菇"。它有一个亲戚,就是粉褶菌属的Entoloma subcarneum,同样符合"蓝瘦"的特征,但要比霍氏粉褶菌稍高大粗壮些,产于美国加州,是当地的特有物种。


  ▲另一种蓝色的粉褶菌Entoloma subcarneum

  实际上,蓝色的蘑菇不只这一两个--

  精灵一般的"世外之蓝":炫蓝蘑菇

  小菇属的Mycena interrupta,也可被看作一种"蓝瘦"的蘑菇,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有关它的炫酷的中文名--炫蓝蘑菇。(但该中文名并不符合我国菌物学家制定的《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相关规定,因而并不能算作正式的中文标准名称。)


  ▲炫蓝蘑菇Mycena interrupta

  炫蓝蘑菇的蓝色不如正版"蓝瘦香菇"霍氏粉褶菌那样鲜艳浓重,但由于隶属于小菇属的炫蓝蘑菇整体尺寸很小,简直就是缩小版的"蓝瘦香菇"。炫蓝蘑菇的菌肉很薄,菌盖表面湿滑黏黏的,呈现透亮的蓝色,有人称之为"unworldly blue"(世外之蓝)。或许正因如此,中文里大家叫它"炫蓝蘑菇",而英文称其为"Pixie's parasol"(小精灵的遮阳伞)。


  ▲树桩上的炫蓝蘑菇,足见其小

  网上很多人把"Pixie's parasol"翻译为"小精灵的梧桐",或许是受了"Chinese parasol"这个梧桐俗名的干扰。另外,网上说吃了它能让眼睛变蓝。这就用不着解释了,一定是假的。而且最关键的是:野生的、陌生的蘑菇一定不要吃!

  炫蓝蘑菇只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地,是一种冈瓦纳古大陆的分布模式。

  小菇属的不少物种都能在夜晚发出生物荧光,不过略显遗憾的是,炫蓝蘑菇尽管在白天拥有上天赐给它的炫丽蓝色,但却并不能在夜晚发出荧光。对于这么小的蘑菇,就不要关心它能不能吃了吧!你问为啥?它肉那么少,长那么瘦,请吃货们放过它!


  ▲这是炫蓝蘑菇


  ▲夜晚会发出荧光小菇Mycena chlorophos

  能吃的:靛蓝乳菇

  对于吃货们来说,"蓝瘦香菇"的"瘦"会让人大失所望。不过这世界总是公平的,有瘦的就有胖的,有不能吃的就会有美味的。好消息是,有一种同样拥有惊艳的蓝色,但却肥肥的、肉质的,最重要的是,可食用的"蓝胖香菇"--乳菇属的靛蓝乳菇(Lactarius indigo),又叫作蓝绿乳菇。


  乳菇属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菇体受伤后会流出乳汁,许多乳菇受伤流出的都是乳白色、淡黄色、棕色的乳汁。而靛蓝乳菇流出的却是很少见的蓝色乳汁,暴露在空气中经氧化后蓝色乳汁逐渐变为深绿色。


  靛蓝乳菇的蓝色乳汁被认为是因含有一种甘菊蓝衍生物色素((7-isopropenyl-4-methylazulen-1-yl)methyl stearate)而形成的。尽管乳菇属还有另外2个物种(Lactarius paradoxus和Lactarius chelidonium)也能伤后流出蓝色乳汁,但这只能出现在它们非常幼嫩的时期,逐渐成熟后乳汁颜色就分别变为淡黄色和棕色。而只有靛蓝乳菇能终生都保持流出蓝色乳汁的状态,英文对其称呼自然就是Blue milk mushroom。


  除了靛蓝乳菇,2007年菌物学家报道了在马来西亚发现了3个同样在受伤后能流出蓝色乳汁的乳菇,包括Lactarius cyanescens,L. lazulinus和L. mirabili,扩充了蓝色蘑菇这个少见的大家族。


  除了能被吃这一优点外,靛蓝乳菇分布广泛,在墨西哥,靛蓝乳菇可还是市场上的一种重要食材,在东亚地区特别是我国也有分布。但可惜的是,所有乳菇属蘑菇都是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只能和植物共生,几乎不能够被人工栽培,网上介绍的靛蓝乳菇的人工栽培就一定是假的。


  ▲墨西哥市场上的靛蓝乳菇

  尽管如此,作为一种肉肉肥肥的可食用蘑菇,靛蓝乳菇的贮藏可采用切片冷冻的方式。在云南地区,野生菌批发商贩经常对青头菌(变绿红菇)、牛肝菌等肉质肥厚的野生菌进行切片冷冻保存,可保存一年之久。

  作为本文介绍的唯一明确可食用的蘑菇,不展现一下靛蓝乳菇在美食界的风采实在无法向广大吃货交代。以下是与吃有关的各种靛蓝乳菇--

  任吃货宰割的靛蓝乳菇。


  正在进行油炸的靛蓝乳菇,看起来好像牛肝菌切片。


  这,似乎是炉烤靛蓝乳菇。




  你就是化成疑似炸鸡块的东西,也看得出你是靛蓝乳菇!

  (警告:切勿随便从野外采摘蘑菇食用,以防中毒。
  来源:趣闻猎奇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